杜来玉获得“校长讲校”优秀奖
2015年1月27日,洛阳市教育局举办第三届“校长讲校——谈谈我校的课改”演讲活动。我校杜来玉副校长的《洛阳地矿双语学校“三环五步”课堂》演讲获得优秀奖。
洛阳市教育局自2012年开始,每年举办一次“校长讲校”演讲活动。其目的是为各个学校搭建一个广泛交流、相互学习的平台,使各个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、学生管理、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得到传播,更好地推动洛阳市中小学校的各项建设健康发展。

一、地矿双语学校课改之路
2004年之前我校的状况。学/练/考/补。课程设置改革,40分钟课堂,增加自习课。
2006年我校开始尝试课堂改革,提出了“问题驱动”的课堂模式,旨在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,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,增强课堂的趣味性。
用问题引领课堂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。具体的方法是:将知识问题化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,使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。学校选取一半班级作为试验班级,任课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、不断反思总结,学校集中研讨改进。通过几年的试验,“问题驱动”课堂模式的优点显现:学生被动接受、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基本消除,学习积极性增强,课堂气氛活跃;学生能够主动思考,并能自主发现、提出新问题。
2009年9月,新学期开学,反思前期课改不足之处,课堂时间不够用,又提出将课堂向前延伸一步,设置“预习案”。即课前预习,明确预习目标,老师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。课堂上先将基础问题反馈检测,老师点评,然后进入课堂中心课题的探究学习。
2011年,为了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,改变后进生的学习效果,提出了建立“学习小组”的方案,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。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,出现了部分学困生跟不上节奏、脱离小组活动的现象,为此调整“学习小组”方案,以小组为学习单元,明确组员分工,确保课上课下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,切实做到课堂无闲人。
实践课改的同时,学校派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,取长补短。在全校使用课改问卷开展课改大讨论,集思广益。数学教研组开展了《初中数学“五步教学法”的探索与实践》的课题研究,理化生教研组开展了《“四步三环节”高效课堂的研究》课题等等。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教改活动,到2013年,逐步完善和改进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模式,最终形成了“三环五步”加“学习小组”的课堂模式。

二、“三环五步”加“学习小组”课堂模式的解读
1、“三环五步”课堂模式简介
“五步”是预习反馈、合作探究、拓展延伸、反馈检测、堂堂清。
“三环”,即课堂的每一步分为三个环节:先问题引领,再设计学生学习活动,最后是老师点拨。课堂的每一步都把学生的学习思考活动放在老师点评之前,做到先学后教。
“学习小组”,即每班建立多个学习小组,组员分别担任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。行政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和组训,并制成标志牌,激励小组的每一个成员。学科小组长负责小组自学、讨论、展示、作业的完成与收交。通过小组建设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组内责任和学习任务。
2、“三环五步”模式的特点:
(1)、“课前延伸,导学预习”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;
(2)、“任务驱动,问题课堂”,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(3)、“小组合作,成果展示”,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;
(4)、“拓展延伸”,训练学生发散思维,培养发现问题、质疑问题和创新的能力;
(5)、“当堂练习检测”和“堂堂清”,检验和落实学习效果;
(6)、班级“小组文化建设”,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监督和激励,也是课堂学习和课后检测得以落实的保障,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。

3、“三环五步”的重点
任何课堂只要抓住了学生就抓住了中心。所以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从学生出发,先学后教,以学定教。抓课堂学习任务和问题设置作为集体备课的中心,教学常规检查时,备课检查的重点是检查导学案中问题和学生活动的设置。
4、“三环五步”的保障:学习小组。
(1)建组方法:每学期开学初,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,按性别、性格特点、住宿情况及学科均衡发展情况等,将全班学生分成A、B、C三个层次,合理搭配组建学习小组(一般4人一组ABBC)。学习小组确定后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。
(2)小组分工。组内不同同学担任不同的学科组长,学科组长负责组织每节课的课堂合作探究和解答展示活动,帮助学困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,检查落实组内成员的学习效果。小组发言一般选取C学生,A学生补充。
(3)小组讨论。互帮互助讨论,组内非优生负责讨论结果的记录整理和展示。
(4)解答展示。 各小组按教师要求分工,可口头或书面展示,如有一题多解的情况,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展示。
(5)小组评价与奖励。学校、班级对小组活动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奖励办法,每周每月评出最优小组,给予表彰和鼓励。
三、课改的效果
1、老师备课目标明确,学生兴趣性,主动性增强。
2、课堂的信息量大,思维量大。
3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“自由地”学习,学生能够办到的事教师不替代。
4、课堂上无闲人,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展示,获得成功的快乐。
5、学生的自学能力、质疑能力、探究能力、解答能力、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。
6、中下等学生能力提升,优生更优,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。
7、升学例子:近八年来洛一高上线人数。
